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黔州刺史薛舒神道碑 五代 · 韦建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五
名位所以宠贤。爵禄所以驭贵。
德盛者庆远。源深者流长。
垂裕后昆。启迪前烈。
今见其人矣。薛氏之先。
奚仲为夏车正。仲虺汤左相
与滕争长。薛实先封。
佐汉登台。因而胙土。
河东冠族。代不乏贤。
五代祖道衡。吏部侍郎史侍郎
隋文帝创造霸图。发挥纶翰。
变当时之文体。高祖收。
皇朝行台金部员外天策府学士。我太祖之经纶王业。
专掌诏檄。擅经国之词宗。
凡所事业。著于史传。
曾祖元超。皇朝户部尚书中书令汾阳县开国男
丹青景化。金玉王度
吁谟载于盟府。故事留于台阁
祖毅。皇朝鄜州洛交县令太子舍人
父儒童。皇朝京兆府醴泉县
梁州都督。潜德养蒙。
晦明藏用。位不充量。
道屈安卑。武子之德在人。
太邱之德益茂。府君讳舒
字仲和醴泉府君之长子也。
元和诞灵。纯粹时秀。
覃吁有异。敏惠夙成。
闻诗礼之义方。深仁明之正性。
读书知王霸大体。览史慕名臣高节。
脱略细务。经济远图。
铨衡赏擢。年十九授华州司士参军
从累考也。转相州司法参军
又迁岐州司功参军邺郡旧都。
扶风左辅掾曹之选。
必先才地。以儒学饬吏。
以明察莅官。筮仕之初有令名。
再命而伛。不忘循墙之恭。
三语故称。则闻趋府之誉。
堆案之下。析滞无虞。
天宝初。寰宇升平。
典刑攸叙。旁求端士
以授法官。拜大理寺丞
敬尔繇狱。有郡吏抵犯。
议合惟轻。台臣作威。
俾令从重。服念累日。
至于旬时。苟有动摇。
必将颇类。彰书厥状。
实曰非辜。初秉直而不移。
终忏权而获罪。贬青州司户参军
君子曰。守法不回。
正也。移官无愠。
达也。道不可屈。
身屈何伤。无何。
金州司马。迁夷州刺史
举淹滞。择廉平也。
至德初渝州刺史。西通楚道。
北控汉中。山镇缙云
峡通明月。歌来暮于巴俗。
愿借留于梁境。升课最矣。
君理行第一。所居必闻。
冉季膺政事之科。龚黄获循良之首。
累迁巫溪刺史少府监殿中侍御史。溪洞杂类。
蛮夷徼外。缓耳素服。
小有底宁。言语之所不通。
抚柔之化风靡。宝应初
皇上以四郊多垒五溪未安。
乃拜黔州刺史黔中经略招讨观察处置盐铁选补等大理卿御史中丞黔中者。
禹贡荆州之域。秦开武陵郡
其启土也大。其货殖也殷。
有廪君之土舟。擅寡妇之丹穴。
惠化所感。无思不服。
昆明者。西夷绝域。
池习战。汉所未通。
远闻德政。翻然纳款。
琛赆尤物。来献于重译。
紫泥宝书。屡荣于手诏。
寻加金紫光禄大夫御史大夫河东郡开国伯。赏茂勋也。
十郡土风。百域异俗。
轻剽啙窳。奸宄矫虔。
示之以威信。兴之以礼让。
华风变于夷裔。膏雨浃于殊壤。
方将作镇藩翰。永为长城。
天不憖遗。人将安仰。
大历十年四月二十五日。薨于溪州之公馆。
春秋六十有八。勤王事也。
魏阙将朝。来展韩侯之觐。
荆州罢市。深怀叔子之仁。
百蛮感恸。三军雨泣。
惟君恺悌之性。始于闺门。
忠义之诚。闻于邦国。
少有大量。幼而老成。
结绶勤王。敬恭朝夕。
精识可以应务。明断可以析疑。
每推是心。以接于物。
魏其庑下。金尽散人。
泛毓室中。衣无常主。
而雅好文酒。醉犹温克。
陶然忘机。傲然自得。
傥来轩冕。曾不在怀。
此则山之疏旷。庄周之造道。
贵而不骄。谦逊每推于寮友。
宽而能恕。喜怒不见于家人。
信大雅之保身。中庸之蹈道。
况乎负才器以身许国。剖郡符易之风。
政行于南国者二纪。领藩镇者十年。
凡所条奏。上圣心。
汝实专征。尝受元戎之钺。
我惟共理。兼荣副相之印。
充国之功宣右地。伏波之式是南邦。
遗爱去思。古今一揆。
君外祖故中书令逍遥公韦嗣立。先朝硕德。
叔父故陈留郡太守河南采访使江童。当代名贤。
季弟前吏部侍郎宣州刺史宣歙等州观察使邕。朝之俊茂。
既□隋朝至今。掌纶翰者四叶。
天宝之后。膺方面者三人。
中外相门。奕代文学
阀阅之大。莫之与京。
夫人京兆韦氏。故工部尚书东都留守虚心之次女。
婉淑之德。早映图史。
柔明之姿。动成师范。
方保荣于韩乐。奄追悼于潘诗。
永泰二年三月。殂逝巫州官舍。
追赠扶风郡夫人。从夫贵也。
长子前乡贡明经安亲。次子左金吾卫兵曹安国。
早承训导。皆成器业。
才行之美。孝友彰闻。
有志不时。相次沦夭。
三子永王府参军安郡。髫稚之岁。
执亲之丧。致毁而终。
人踰所痛。卜云其吉。
列兆先茔。不忘孝也。
第二女故梓州射洪县令杜滔妻。至孝纯深。
提携孤幼。江山险阻。
扶护言归。诚孝所通。
龟筮协吉。丧事不敢不勉。
备物必诚必信。圣恩震悼。
礼部尚书。赙物三百匹。
仍令中使监护。吊祭仪仗。
礼优常等。饰终之典。
回日月于佳城。诏葬之仪。
濡雨露于泉隧。以大历十一年七月二十日
合祔于万年县栖凤原。礼也。
季子太常寺奉礼郎遵诚协律郎遵诲太祝遵训等七人。童丱而孤。
孺慕罔极。已拱。
地迩先君。棣萼前彫。
茔连爱子。封之若斧。
尚行夫子之规。坎不及泉。
自合延陵之礼。余忝内弟。
早荷周旋。传盛德而备详。
叙高行而无愧。词曰。
汶水源长。条山连冈。
鼎气发祥。大族其昌。
车正仕钧衡佐汤。
赣君法令。内史文章。
德厚庆远。才优道彰。
中书政本。纶閤传芳。
时称茂绪。代济业祉。
学小申韩。艺通坟史。
邦有良翰。朝推端士
析滞列曹。申冤大理
三黜无愠。九迁兹始。
州县暂劳。云霄则迩。
西南重镇。实倚长城。
夷落风变。蛮陬化行。
驻车决遣。揽辔澄清
赤舄命服。朱纶错衡。
霜飞宪。露溢戎旌。
绝域输款。殊方献诚。
牙璋既备。介圭方觐。
仁则宜寿。天胡不憖。
迢遰江山。悲凉旅榇。
震悼宸扆。哀痛藩镇。
诏使护丧。同盟执引。
哀哀孝子。煢煢弱允。
铭德叙功。庶乎传信。
王邱主爵郎中等制715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一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敕。宣议郎尚书考功员外郎王邱
学思文华。精而典丽。
朝议郎侍御史内供奉右司员外郎上柱国韦虚心。神清气胜。
敏以甄通。或刈其楚翘。
先有司之课绩。或提其纲辖
诸曹之填委。爰旌二妙。
宜叶再迁。可守尚书主爵郎中
虚心可守右司郎中散官勋如故。
潞州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五
朕往在藩邸。游历潞城
岁月颇多。人情亦厚。
今因巡省。再过此邦。
初至欢呼。皆有繇衷之感。
将去停立。益知恋主之诚。
言念此心。孰不能变。
虽天下为一。政有何殊。
而王者无私。议不谓此。
特宜优异。以纳群心。
其潞府百姓丁壮等免征行。令其分番宿卫
定名长从。仍委长史韦虚心审问父老百姓等。
如此处置。可否奏闻。
东都留守韦虚心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三
夫作春秋者。必见于行事。
将帅者。盖知其为人。
余为郎时。南皮公实掌小司马之职。
接武官次。亟闻话言。
故思其人。询其事。
可知而见之矣。公讳虚心
字某京兆杜陵人也。
甄六气之纯粹。协九畴之正直。
沈静端悫。仁慈隐厚。
忠之属也。清贞本于至公。
孝之终也。毁瘁过于宁戚
斯所以行成于内。名扬于世者已。
越在童冠。升于胶序。
介然独立。异于诸生
国子博士范颐尝与均礼。考功员外郎李回秀擢以高第。
及夫岐下参卿河东主吏。
能于细。谋其长。
御史贾虚舟举以劝。中丞侯。
令德与从常辨。习于学也如彼。
材诸位也若此。欲无显。
得乎。明明天法。
廷尉攸序。命公作大理司直大理丞
以至于卿。肃肃王度
宪台是式。命公作侍御史
以至于中丞。长人之官。
以视百姓。命公作歙曹二州刺史荆潞扬三州长史
以至于太原尹。司会之府。
允庶绩。命公作仓部左司二员外户部兵部右司三郎中左右丞兵部侍郎
以至于工部尚书。其馀掌吏部采访处置使东都留守
皆大任也。又能兼之。
清风畅于台寺。阴雨膏于郡国。
所居致理。所去怀德
德以处事。事以功。
功成而义不愆。事正而名不悖
故今之任职者祖南皮焉。初景龙中
西域羌胡。或谋背诞。
天威逮捕。吏议咸刘。
公理其狱旬时。伏念以为刑者。
所以明除害也。诛其桀黠。
可以除害。舍其胁从。
可以明德。繇是全活者千有馀人。
洎皇帝二十四年。銮驾还长安之月。
有坐殊死在繇系者。时迫季冬
将寘严法。公为之请曰。
攸徂之庆。方喜来苏。
好生之德。宜加在宥。
上可其奏。咸许从流。
此则苏公之繇狱。释之之听理也。
曩者窦怀贞奸佞之尤。欲行私惠。
刘幽求勋庸既茂。将复私雠。
各有爱憎。公尝按验。
皆举直以明枉。不诡随而曲从。
秉心惟一。蹈尾无惧。
其后荆有大贾。利合权门。
扬有贪吏。婚连相国
公亦既条察。先讦奸家。
或命出其罪。给邮置于三舍。
或挞记其过。启刑书于五宅。
此即山甫之不吐。石奢之无避也。
尔其富人兴利。导俗闲邪。
寿春则引芍陂以溉田。于庐江则县舒城以止盗。
茭牧之地。实生稻粱。
萑蒲之泽。遂均庐井。
此即信臣之方略少卿理化也。
若乃择贤亲仁。材委政。
唐休璟卢从愿先达之宗也。故辑宁关右。
尝与偕行。谓赵良器刘琯后来之选也。
故廉问淮濆。举以为介。
此则栾武之从善。赵宣之使□也。
畴若予工。实谐俞往。
上方倚相。适会云亡。
享年七十。以开元二十九年某月日。
遘疾薨于东都宁仁里之私第。皇帝悼焉。
扬州大都督府印绶。赙物一百五十匹。
米粟一百五十石。赐谥曰贞
明年某月日。葬贞公京兆之高阳原
祔先茔。礼也。
昔者豕韦作伯。扶阳仍相。
寘德于后。莫之与京。
公曾祖叔谦。事太宗考功郎中
与兄叔谐季武同在郎署。时人谓三列宿
大父曰知人。事高祖司库员外郎
职方郎中。公烈考曰维。
睿宗户部郎中。终于左庶子
绛州刺史。季弟曰虚舟。
事皇帝历户部司郎中。今移左司
唐兴已来。历仕华省。
析薪齐美。棠棣同升。
述职为奉先。在常僚为克友。
人物之盛。凡今莫俦。
先是庶子府君之为户部郎署天庭之内。
首种行。公及令弟。
能业其官。曾是封殖。
益以蕃庑。比行年而不朽。
将树德之偕兹。仙台誉之。
棠歌勿剪。君子有以知韦氏之昌阜。
未可量也。贞公之轨度。
所及远也。有美如是。
可无述焉。肆其孤有方。
永世之业。先人之志。
俾余论缀。故作是铭曰。
龙旂翼商。勋绩惟光。
祚允其昌。簪绂斯皇。
东郊处守。北里居方。
时清任大。运促人亡。
贞公之德。柔和谅直。
始终不忒。存殁为则。
高坟有平。丰石有泐。
芳名可久。永永无极。
穆宗 中唐 · 崔植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九十五
前代创业之君。多起自人间。
知百姓疾苦。初承丕业。
皆能励精思理。太宗文皇帝特禀上圣之姿。
同符尧舜之道。是以贞观一朝。
四海宁晏。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徵王圭之属。
为辅佐股肱。君明臣忠。
事无不理。圣贤相遇。
固宜如此。明皇守文继体。
尝经天后朝艰危。开元初
姚崇宋璟。委之为政。
此二人者。天生俊杰。
动必推公。夙夜孜孜。
致君于道。尝手写尚书无逸一篇。
为图以献。明皇置之内殿。
出入观省。咸记在心。
每叹古人至言。后代莫及。
故任贤戒欲。心归冲漠。
开元之末。因无逸图朽坏。
始以山水图代之。自后既无座右箴规。
又信奸臣用事。天宝之世。
稍倦于勤。王道于斯缺矣。
建中初德宗皇帝尝问先臣祐甫开元天宝治乱之殊。
先臣具陈本末。臣在童时。
即闻其说。信知古人以韦弦作戒。
其益宏多。陛下既虚心履道。
亦望以无逸为元龟。则天下幸甚。
书唐李氏告后 宋 · 叶梦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八二
右唐告五通,藏镇江金坛县李氏子康家。
康自言系出唐景皇帝后,于康为十五代祖。
景皇帝长子大郑孝王亮生襄邑恭王神符,神符之子广川郡公义范,义范之子汾州刺史暹,暹生朝,朝生仪,仪生丛,丛生再思,再思后改名真
自暹而下,皆有其告。
绍兴二年,某初守建康,时康之叔祖恪持暹汾州刺史、朝成令、仪临安、真湖州录事参军四告诣府,援赦求推恩。
后七年,某复为守,访之康,则兵火之馀,皆已散亡,所存惟仪临安一告,而康别出朝改徵事郎、丛为宣慰使、与其母刘氏赠告三通。
唐制,凡告,中书省官皆具姓名,门下、尚书省则但书名而不具姓。
今告亦有当见而残缺者,以《唐书》考之,朝告「左丞相集贤学士臣、右丞相广平郡开国公臣」,而皆缺其名者,告为开元十八年,按《宋璟传》,开元十七年璟为右丞相张说左丞相,则当为张说、宋璟。
宰相表》书璟自七年罢黄门监,为开府仪同三司自十四年罢兼中书令,为丞相,讫十八年不复书,盖表失之也。
「吏部侍郎景先」者,许景先也;
「林甫」者,李林甫也;
「守尚书令虚心」者,韦虚心也。
李仪告「尚书右仆射省事希逸」者,侯希逸也;
吏部侍郎尚书右丞邕」者,告为建中元年,疑当为邵说、薛邕,而本传不载。
丛告「检校司徒中书令臣使」,而缺其名者,白敏中也,敏中时为凤翔节度
司空门下侍郎、平章事悰」者,杜琮也。
门下侍郎、兼吏部平章事,在中书」者,告为咸通二年,疑当是夏侯孜
按《宰相表》,咸通元年平章事中书侍郎门下侍郎兵部尚书二年犹在位,而史误以吏部兵部尔。
吏部侍郎处诲、权知吏部侍郎仿、尚书右丞询」者,疑当为郑处诲、萧仿、沈询,本传亦不载。
盖职官迁次,或无事可纪,则史不尽书,皆可补史之遗误。
恪先持李暹告,上有宋璟书名大如掌,用笔劲利,犹可见其刚直不屈之气,惜乎今已亡矣(《石林居士建康集》卷三。)
「悰者」至「平章事」十五字:原无,据邵校本、傅校本补。